媒体传真

    首页 / 媒体传真 / 正文

    申遗成功二十周年,明孝陵的“美”更迷人

    发布时间:2023-06-30 点击次数: 作者:李子俊 马稚壹 钟萱 来源:南京日报

    南京历史遗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但迄今为止,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只有一处,就是明孝陵。

    今年7月3日,是明孝陵申遗成功20周年的“正日子”。日前,本报记者走进明孝陵,倾听申遗过程中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了解20年来,明孝陵的守护者是如何不断擦亮这块文化“瑰宝”,向世界讲好中国文化故事,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全城总动员,实现南京世界遗产“零的突破”

    “孝陵气势压江东,万顷松涛动远空。”诗人田牧的这两句诗,把明孝陵的雄伟气势,壮观景致,描写得淋漓尽致。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皇后马氏的陵寝,始建于公元1381年,位于钟灵毓秀的钟山“怀抱”之中,周围山环水绕,人文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浑然天成。

    尽管经历了600多年的沧桑,但陵寝的格局仍保留了原恢弘的气派,地下墓宫完好如初。陵区内的主体建筑和石刻有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包括下马坊、大金门、神功圣德碑、神道、石象路石刻等,都是明代建筑遗存,保持了陵墓原有建筑的真实性和空间布局的完整性。

    “明孝陵是中国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和自然环境相结合的典范。”中山陵园管理局文物处副处长王广勇告诉记者,明孝陵陵寝制度承前启后、独创新规,为其后500多年的明清两代帝陵所沿用,在中国古代帝陵制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梁思成曾评价道:“明代陵寝之制,自太祖营孝陵于南京,迥异古制,遂开明清两代帝陵之型范。”早在1961年,明孝陵就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7月3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大会审议,南京明孝陵以其“独有的建筑体制、极高的历史地位、永恒的文化价值、完整的空间序列、优良的生存环境和周全的保护体系”赢得全票赞成,作为“中国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瑰宝,从而实现了南京世界遗产零的突破,也填补了中国“四大古都”唯独南京没有世界遗产的空白。

    “当初申遗时,南京全城上下,从市领导到专家学者、普通市民,社会各界人士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可谓‘众志成城’。”中山陵园管理局原副局长余金保回忆说,2002年,明孝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进入关键期。市政协派出考察小组专程赴洛阳学习龙门石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经验,为“申遗”当好参谋。蒋赞初、潘谷西、梁白泉等南京地区知名的文史、古建筑专家学者为“申遗”悉心指导。担心外国专家可能不清楚中国帝陵发展史,“智囊团”划出“重点”,强调要详实介绍中国陵墓的发展史和明孝陵的重要地位。我市还组织了“明孝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知识竞赛”,市民积极参与并写来一封封热情洋溢的信件。高校学生和南京“老年健身游”团队成员组成志愿者,参加在中山陵广场开展的“支持明孝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展示南京古都文化特色”的万人签名活动,受到近2万市民游客的热烈响应。

    精密“体检”修旧如故,高科技大数据守护明孝陵

    走进巍峨的大金门,看古朴的四方城默然矗立,苍翠的参天大树映衬着红墙黄瓦,神道两侧的石兽忠诚地守护着孝陵,矫健的梅花鹿在林间穿梭,重现明朝“深林见鹿踪”景致。眼下,明孝陵绿荫浓蔽、空灵幽远,众多市民游客来此怀古思幽、避暑纳凉。

    “明孝陵最大的价值,就是它蕴含的文化价值。”37000cm威尼斯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教授贺云翱认为,明孝陵作为明代的一项国家工程,整个陵寝建造跨洪武、建文、永乐三朝,时间延续近40年。作为中国明清皇陵体系中的第一陵,它开启了明清的帝陵制度;明孝陵整体格局完好,从下马坊一直到方城明楼、宝顶,都是完整的,能从中解读出完整的规划思想;明孝陵的序列清晰,通过考古和文献记载的比对,明孝陵原有22.5公里的外郭,三道护陵河环绕。从整个中国明清皇家陵寝的体制性的开创,到它蕴含的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理念和风水思想,到它有序的空间格局,再到它的建筑本身,用砖、用瓦、用石、雕刻等,都是非常精美的。

    为了护好这块“瑰宝”,20年来,按照世界遗产保护标准,中山陵园管理局针对不同文物建筑的病害特点,本着依法依规、修旧如故的原则,先后重点完成了棂星门、明楼加顶、神功圣德碑亭加顶、下马坊等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并编制修订《明孝陵总体保护规划(2018-2035)》,使得明孝陵各部主体建筑得到新一轮科学有效的保护,同时也基本恢复了建陵之初的建筑规制与空间序列,其作为明清皇家第一陵的整体形制以及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得到进一步彰显。

    其中,“明楼加顶”尤为瞩目。方城明楼是明孝陵在建筑规制上的一大创新,坐落于南北方向高差8米的坡地上,是通往宝顶的最后一道“关卡”。方城全部采用青石干砌垒筑,是明孝陵建筑的最高点。清咸丰年间,楼顶毁于兵火,仅剩砖墙四壁。由于没了屋顶的保护,明楼的墙体、地面和方城的整体遗存处在长期风雨侵蚀之下,岩溶现象严重,文物安全情况堪忧。为了彻底解决方城明楼局部渗水这一安全问题,2008年6月—2009年7月,中山陵园管理局实施加顶保护工程,避免雨水的长期冲刷给明楼带来的危害,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对明孝陵享殿的“修旧如故”也值得一提。工作人员通过实地勘察后发现,经过长年风雨侵蚀,享殿屋面木构件朽烂严重,屋脊开裂、立柱歪闪,墙体多处存在贯穿性裂缝,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2021年10月,明孝陵享殿加固修缮工程正式启动,同年12月底完工。修缮采用“揭顶不落架”的方式,最大限度保存文物本体真实性和完整性,按照“最小干预”的修缮原则,对享殿建筑病害逐一进行了针对性修复。

    在高科技、大数据的赋能下,文物保护更加智慧、高效。为提升明孝陵文物预防性保护水平,2014年,《南京明孝陵监测预警系统》项目正式启动,成为明清皇家陵寝系列遗产中第一个建设遗产监测体系单位。2020年6月,项目试运行。“该体系能够24小时对明孝陵进行动态数据监测,通过测算游客量、监控地面沉降等方式,借助激光探测仪、声波探测仪、视频监控、红外线监控等先进的高科技手段,更好地对其管理。并且还能实时预警,一旦发现游客人数过多,或者地面沉降异常等,系统就会自动报警,管理部门能够第一时间掌握情况,采取措施。”中山陵园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外,2021年,该局还开展了明孝陵文物安防工程,实现陵寝区域周界全闭环、全时段入侵感知与报警,以及对明孝陵全部文物本体、重点区域的实时监控和事件追溯回放功能。2021年12月,对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亭、享殿实施防雷工程。

    “露天博物馆”融入生活,世界遗产焕发时代光彩

    朵朵盛放的睡莲浮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一艘古朴的乌篷船静静地泊在开满鲜花的岸边,白天鹅和野鸭悠然自得地游弋在睡莲之间,四周绿树环绕,不时传来鸟叫声。

    端午假期,众多市民游客慕名来到明孝陵景区3号门附近的燕雀湖,欣赏这座火遍全网的南京版“莫奈花园”。“这些年,明孝陵的景致越来越美了,是家门口休闲的好地方。”家住附近的市民张小亚说,自己经常带娃过来遛弯,看到很多穿着汉服来拍写真的年轻姑娘,有的大学生还把大提琴等乐器搬到湖边,在湖光山色间来一场即兴演出。

    如今的明孝陵,春天的梅花山云蒸霞蔚,有“天下第一梅山”美誉;夏天的燕雀湖美若油画,是火遍全网的南京版“莫奈花园”;深秋的石象路五彩斑斓,被网友们称为南京秋天“最美600米”;冬天蜡梅映红墙,白雪皑皑,宛若童话世界。近年来,景区通过文旅融合,打造网红景观,开发多样游线,把文化展演、科普、文创、研学等有机融合在一起,让市民游客在游玩中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每逢寒暑假、节假日,成群结队的亲子家庭来到景区,在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中感受世界文化遗产的瑰丽光芒。

    “朱元璋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兴建了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形成四重城墙环套格局,其中京城城墙长33.676公里,是当时世界之最。”在“小小讲解员”研学活动中,小学生陆果系着鲜艳的红领巾,从容地为游客讲解“明朝那些事儿”。在“给大树添新衣”的研学活动中,孩子们戴上白手套,带着小刷子,为钟山的古树名木添上“冬衣”。在“屋脊上的消防员”活动里,身穿“橙色战服”的孩子们跟随消防员叔叔,一同了解殿脊上的消防神兽——螭吻与押鱼,学习古今消防知识。

    “我们对研学活动的开发,基本依托于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这座‘露天博物馆’。”明孝陵博物馆宣教部主任陆莹说,自2017年开展研学活动以来,他们依托南京明文化、明孝陵和紫金山生态元素,策划了40多种主题的研学活动,开发了展览、讲座和动手体验“三合一”研学课堂,将非遗技艺、明文化以巧妙有趣的方式教给孩子们,让他们在玩耍中学习历史知识、提高历史素养。

    对于孩子们来说,一些历史知识比较晦涩难懂,怎样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呢?陆莹告诉记者,他们依托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开发了儿童讲解词,这个讲解词由儿童编写,并由儿童录制;在研学课程的设计上,也注重特色和趣味性,如“明代建筑之斗拱”“明代建筑之彩绘”“屋脊上的消防员”等。为了增强与游客的互动性,博物馆把非遗文创与景区资源特色、传统节日相结合,先后开展版画、秦淮花灯、木版水印、南京泥人、京剧脸谱、皮影戏、绒花、金陵纸鸢、金陵金箔、草木拓染等10余种非遗传统技艺活动;与非遗绒花艺人签约,创作“燕雀湖荷花天鹅”“玉兔金桂”“虎凤蝶”等绒花制品,开展互动教学,以此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明孝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明孝陵博物馆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馆方出版了《明孝陵的守护神》童话绘本,举办展览17个,送展进社区、学校12场次,“明博黄”志愿者总服务时长3405小时,开展青少年及成人文化研学活动共计84场次、1051人次参加,《世遗传承·守护历史小小讲解员》获江苏省博物馆教育示范项目二等奖,“走进家门口的世界文化遗产”被评为江苏省博物馆志愿服务优秀案例。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在明孝陵申遗成功2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看到,这座世界文化遗产正焕发出璀璨的时代光芒,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