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37000cm威尼斯医学院模式动物研究所迎来“二十周年所庆”

    发布时间:2023-09-07 点击次数: 作者:孙莹 付施予 图片拍摄:孙月岑 来源:模式动物研究所

    2023年8月21日到24日,37000cm威尼斯医学院模式动物研究所举办了20周年所庆暨“模式动物与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37000cm威尼斯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峻峰教授出席活动并讲话。

    模式动物研究所首任所长高翔教授、模式动物研究所所长李颜教授,模式动物与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帅教授,以及外邀的海内外行业专家学者们和37000cm威尼斯医学院模式动物研究所的全体师生同聚安徽池州,以“学术所庆、文化所庆、快乐所庆”的方式共同庆祝模式动物研究所成立二十周年。

    在“所庆开幕”致辞上,张峻峰教授表示,模式动物研究所为中国的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今天模式所面临的是如何在二十年后做好“再出发”,以及如何在发展中顺应“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健康”这四个面向。

    李颜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过去二十年模式所积累的经验和创造的成果,并表示模式动物研究所在未来二十年的发展中会在坚守中创新,始终秉持创立伊始“助推我国生物医学科研自立自强”的初心,传承我院“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精神气魄,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推动科教之进步、赋能产业之兴盛,紧扣时代脉搏,再创佳绩。

    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会开幕”致辞上,模式动物与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帅教授表示,实验室致力于基因组改造及疾病模型分析等核心技术,目前学术委员会已成立15年,感谢到场出席的各位业内专家学者对实验室和模式所发展的关注、关心。陈帅教授还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工作汇报中,介绍了小鼠表型分析平台及小鼠发育代谢表型库的建立。

    学术所庆:促进科研学术交流 鼓励新生创新力量

    科研与学术是一所研究所的基础与核心,所以“促进科学研究、交流学术思想”也是此次MARC (Model Animal Research Center, 即“模式动物研究所”,简称MARC)所庆的重心。在所庆活动中,来自模式所和海内外的行业专家学者们带来了数场养料丰富、干货满满的学术盛宴。

    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专题报告”中,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宏教授介绍了“自噬刺激触发内质网膜外表面的Ca⟡⁺瞬变的分子机制,以及如何引起自噬体的组装”;上海中山医院李小英教授介绍了“中国人饮食结构的变迁以及果糖摄入增加所引起的代谢疾病的分子机制”;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朱大海教授介绍了“以肉鸡、蛋鸡为模型研究骨骼肌干细胞不对称分裂以及寻找骨骼肌萎缩的药物靶点的过程”;我院模式所甘振继教授介绍了“线粒体蛋白酶将细胞外环境刺激、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代谢重塑与白色脂肪产热过程中的细胞命运重编的有机联系”;我院模式所林兆宇副教授介绍了“GSDMB在细胞自主调控中调节凋亡和非经典焦亡的功能”。

    在第一场学术报告中,我院模式所首任所长高翔教授介绍了“基于野生鼠的置换品系将开启药物研发新模式”;我院模式所所长李颜教授介绍了“狼疮性肾炎中观察到衰老B细胞的大量积累,以及用抗衰药物组合可以有效清除衰老B细胞”;我院模式所刘江怀教授介绍了“xrPE平台的建立,以及通过增强pegRNA的稳定性显著提高PE的编辑效率”;我院生命科学学院董咸池教授介绍了“针对不同个体MHCII的共性化的mRNA疫苗设置方案”;我院模式所陈俏利助理教授在糖脂稳态调控与代谢疾病报告中介绍了“长期糖尿病引起慢性肾病的分子机制”。

    在第二场学术报告中,我院医学院朱敏生教授在顽固性便秘致病菌的发现及应用报告中介绍了“发现PIB菌及其致病机制”;我院模式所刘耕教授介绍了“MitoTimer偏绿荧光光谱与线粒体高水平氧化磷酸化相耦联的质量控制机制”;剑桥大学Antonio Vidal-Puig教授介绍了“PPARγ2异构体在控制脂肪细胞功能”等内容;我院模式所Yohei Niikura教授介绍了“用斑马鱼作为模式动物研究大脑发育”等课题;我院医学院杨中州教授介绍了“PTEN/AKT通路的改变如何导致第二心场来源的右心室和流出道的发育异常”。

    在第三场学术报告中,我院模式所曹萤教授介绍了“癌细胞和神经干细胞在细胞特性和调节网络上具有的共性”;我院模式所秦进中教授介绍了“多梳蛋白复合物成员Mga参与细胞命运决定的分子机制”;法国巴斯德研究所李晗教授介绍了“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与瞬时诱导衰老对优化再生的重要性”等内容;我院模式所陈炯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果蝇卵巢中机械力对细胞形态发生、发育、迁移的影响”;我院模式所陈贵泉教授介绍了“Pen2、Akt和ccnk基因对小颅畸形的影响”。

    在第四场学术报告中,我院医学院姜润秋教授介绍了“XOR/IDH3α轴在控制TAM极化和HCC进展中的重要作用”;我院模式所万国强教授介绍了“耳蜗类器官的应用以及用影响代谢的方式促进听毛细胞的再生”;我院模式所张青教授介绍了“hedgehog信号通路的发现与其突变的致病机制,以及HIB/SPOP抑制Ci/Gli介导肿瘤发生的机制研究”;我院模式所石云教授介绍了“TMEM63B通道在感觉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在MARC的培养体系中,良好的科研和学术氛围是互动的、探究的,“输入与输出”并重,所以“学术所庆”也为学子们创造了展现学术实践和创新能力的舞台。以“科学贡献、科研素养、学生服务、社会服务”等多维角度为选拔标准的“Marc之星”评选,长期以来被模式所师生公认为研究生的最高学术荣誉,其激励和培养了诸多MARC优秀学子成长为下一代生物科学领域的闪耀新星。

    值得一提的是,20周年所庆中的“MARC之星”评选,由于严格考量参赛人的评选资格,只有康路路一位学生入围评选,其演讲话题为“晶体诱导的炎症和多细胞死亡通路”。在评委投票时,“MARC之星”奖项的创办人高翔教授特意强调,虽然只有一人参加评选,但依然要以高标准评判,要坚持“MARC之星”奖项对“遵守规则和严谨考量”的高标准要求。最终,康路路以过半票数获得了2022年的“MARC之星”奖项。

    所庆会场中,“海报评选”的展示现场人声鼎沸。2023年的优秀海报评选共有106名师生参加,经过评委老师的现场考核和评分,李贵洲、董丽霞、刘威、孙旻瓅、姜东亚、赵天阳、李胜男、冯卫宽等8位学生获得了优秀海报奖。

    文化所庆:平等学习合作 未来与每一位MARC人息息相关

    “平等、学习、合作”,是MARC在二十年的发展中延续的文化之内核。MARC的发展和未来,关乎到每一位师生的切身实际,MARC的发展现状是什么、未来要做什么,需要也有必要让每一位MARC人知悉,要为每一位MARC人“汇报”。

    所庆活动中,特别安排了模式所管理委员会及学生会向全体师生做了详尽的工作汇报,其中,包括模式所的工作重心和未来发展,以及研究生事务委员会、办公室、实验动物中心、技术中心和学生会的主要工作内容总结和未来规划。

    在全所师生大讨论环节,李颜教授首先用抛出的问题收集和倾听了MARC师生们的真实想法,比如,你为什么加入模式所?模式所满足你最初的预期吗?你认为模式所哪里存在不足?你觉得我们应该做哪些改变?你可以做些什么帮助模式所变得更好?

    大家畅所欲言,师生们从“经费调用、创新创业竞赛、自我效能感、培养模式、师生关系、交流互动、生活补助、加强锻炼与住宿条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畅谈。

    “师生们的每个建议都让我对模式所的未来更加有信心。他们的建议跟我对模式所未来的思考在很多层面上不谋而合”,李颜教授说:“比如,鼓励所里学生创新创业的想法,在学生活动上加强与学校其他院系的联动,发挥我院优势学科与生物医学的多学科交叉等。大家愿意提出意见和建议,正是因为对模式所的发展和未来有期待。”

    快乐所庆:水滴穿石的坚韧 奋楫扬帆的魄力

    “Work hard, Play hard”,一直是MARC秉承并传递的“科研人生活方式”。20周年的“快乐所庆”活动,特意安排的“游览蓬莱仙洞”和“怪潭冲浪漂流”项目,蕴含了MARC在二十年发展中的精神魄力:既有水滴穿石的坚韧和耐心,又有奋楫扬帆的勇气与合作。二十年来,MARC创造的数个位列海内外“第一”和“之最”的科研成果和当下每一位MARC人在生物医学领域所获得的扎实成绩,无一不是由“耐心、韧性和坚韧”所塑造出的。

    正如模式所的研究生冯卫宽所说,所庆活动中,让他印象最深的就是“二十年”这个词的力量与意义。“张宏老师对‘钙瞬变引起自噬体起始位点的形成’研究花了二十年时间;朱大海老师对‘骨骼肌萎缩疾病药物’的研发也花了将近二十年时间;杨中州老师为我们介绍了二十年中他在第二心场研究领域的科研工作”,冯卫宽说:“二十年,也承载了模式所从创立、发展到壮大的历史。在历史长河中,二十年可能转瞬即逝,但二十年能坚持做一件事,却非常不容易。我不禁也在问自己,我是否也能找到在未来二十年中自己要做的那件事,并坚持下去?”

    模式所第三任所长朱敏生教授回忆起二十年前模式所的氛围,依旧历历在目:“大家畅所欲言,在探索中前行。”模式所第四任所长陈帅教授用“凝心聚力、务实笃行”概括了MARC的内在发展核心“现在一波又一波新PI的加入为模式所带来了新鲜力量,让人激动,期待他们会在未来科研上带来一些革命性的改变”,模式所第二任所长杨中州教授表示。模式所首任所长高翔教授更是用“在变化中找到新精彩”寄语了MARC的未来,他说:“模式所需要不断地自我突破,敢于做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任何事物只有在动态的变化中,才最有生命力。”